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国戏曲的电影化:“绝不能唯技巧主义地一搬了事”

费穆 梨園雜志 2022-07-30

 更多精彩 点击上方蓝字"梨園雜志"↑免费订阅本刊

今日推送之《中国戏曲的电影化:“绝不能唯技巧主义地一搬了事”》录自1941年《青青电影》号外《古中国之歌》影片特刊,原题《中国旧剧的电影化问题》,作者费穆。费穆在四十年代先后拍摄了《古中国之歌》(包括《水淹七军》、《朱仙镇》、《王宝钏》、《彩楼配》等十个剧目的片断)、《斩经堂》和梅兰芳主演的彩色片《生死恨》。本文即是他拍摄戏曲艺术片的体会和思考,难能可贵。


 中国旧剧(包括“京戏”和其他乐剧)入电影,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,而是艺术上的创作问题。

 

 以中国人爱好“京戏”的兴味之浓,旧剧电影化有其商业的价值;同时在“发扬国粹”这一点上,也不无一些意义。因而此一问题颇为人所注意。

 

 这虽是电影领域内之另一只角,但,假使处理不当或态度不慎重,便有一举而摧毁电影和“京戏”两大阵营的危险(不但不能融会贯通,反而两败俱伤。

 

 一般人把京戏电影化看得过于容易,轻轻一句“搬上银幕”的口号,便可摇动“开麦拉”,那就误尽苍生。过去,我们电影界曾作过这种试验,结果是做到了“搬场汽车”的任务,而所谓旧剧电影化者,变成电影京戏化。


费穆导演的《古中国之歌》



 中国剧——指纯艺术之剧而不限于所谓“京朝派”,犹之乎中国画。中国画是意中之画,所谓“迁想妙得,旨微于言象之外”——画不是写生之画,而印象确是真实。用主观融洽于客体,神而明之,可有万变。有时满纸烟云,有时轻轻几笔,传出山水花鸟的神韵,并不斤斤于逼真。那便是中国画(我屡想在电影构图上,构成中国画之风格,而每次都失败。可见其难)。

 

 中国剧的歌唱,说白,动作,与其戏剧的表现方法,完全包括在程式化的歌舞范畴之中,演员也绝非“现实”之人。观众必须在一片迷离状态中,认识旧剧在艺术上的“升华”作用,而求得其真实与趣味。

 

 中国画的工笔仕女,有时细细收拾,似乎是写实,其实无一是处;但名家作品偏能传出意态神韵。中国剧的生、旦、净、丑之动作装扮,皆非现实之人。客观地说,可以说是像傀儡,像鬼怪;主观些,可以说是像古人,像画中人;然而最终的目的,仍是要求观众认识他们是真的人,是现实的人,而在假人假戏中获得真实之感觉。


周信芳、袁美云影片《斩经堂》


 这种境界,十分微妙,必须演员的艺术与观众的心理互相融会、共鸣,才能了解。倘使演员们全无艺术上的修养,观众又缺乏理解力,那就是一群傻子看疯子演傀儡戏。也就等于一幅幼稚的中国画,水墨淋漓,一塌糊涂,既不写实,又不写意,完全要不得了。

 

 电影的主要表演方式,是绝对的写实,遇着如此超现实之中国剧,如何能轻轻地一搬了事?

 


 “京剧”的艺术是从最原始的形式进化而来的,并非在戏剧理论上先有创作根据。今日自夸为特点的,莫非弱点——指不现实。原始的幼稚演出,因陋就简。小孩子可以扮白发衰翁,男子可以扮女子,传统因袭,以至今日,却因为技术上突跃的进步,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古典艺术。譬如:台上的一切角色,都变作描写的客体,是画中人,是艺术品,而不是血肉之躯;净角的脸谱和老生的长髯,也成为艺术表现之重要部分。仅仅是在这种地方,“电影化”已是绝不容易做到之事。

 

 (还有一层,古典艺术已仅成为供人欣赏的艺术。现在国难严重,时代的需要更不在乎此。穷则变,变则通,“京剧”似乎是必须换一个血肉与灵魂。现在旧剧界中有心人,已确有这种企图了,连台本戏是另一种东西,除外。


影片《古中国之歌》关正明饰薛平贵

 

 我觉得,“京剧”电影化有一条路可走:


 第一,制作者认清“京剧”是一种乐剧,而决定用歌舞片的拍法处理剧本。第二,尽量吸收京剧的表现方法而加以巧妙地运用,电影艺术也有一些新格调。第三,拍“京剧”时,导演人心中常存一种写中国画的创作心情——这是最难的一点——那末这一部电影的“京剧”,大概不会完全要不得。

 

 所以我说:中国旧剧的电影化,是艺术上的创作大业,绝不能唯技巧主义地一搬而了事。

 

 (1941年《青青电影》号外:《古中国之歌》影片特刊)


- 历史推荐 -

梅兰芳:拍了《生死恨》以后的感想

梅兰芳剧团之《生死恨》剧照一组

梅兰芳: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《生死恨》的拍摄

故宫藏梅兰芳剧照考

荀慧生果真没有电影留下来吗?

梅兰芳谈戏曲唱片


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

更多梨园旧事get√


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

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  



怀旧

梨園雜志

微信号:liyuanzazhi

今日头条:梨園雜志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